王文明

【微風臉譜】王文明-中崎有機農業專區

王文明以前在電腦公司上班,早就對農業有興趣,與朋友一起報名有機課程,六年前還沒退休,就開始在中崎有機專區租地當假日農夫,原本想說種田當休閒,沒想到慢慢發展到擁有一公頃田地,他笑著說:「不認真管理不行了。」夏天有竹筍、苦瓜、絲瓜、秋葵,冬天則以白玉蘿蔔、芝麻葉為主,王文明說「東西不要種太多樣,但要跟人不一樣」,他特別提到白玉蘿蔔,客人都說比名產地的還要好吃。

 

還有一塊位在旗山圓潭的綠竹筍園,是三年前一位市集客人詢問有沒有微風農友可以接手照顧,原本和幾位農友共同管理,後來大家分身乏術,王文明於是一個人接下來。竹筍是一種看似自然野放,但若沒整理也不會有收成的作物;自認是竹筍新手的他,不斷跟其他筍農交流加上網路找資料,今年初將竹園大整理一番,還請怪手來幫忙斷捨離,挖掉已經老化沒有生產力的竹塚,再清掉糾結的雜木藤蔓,才有現在清爽明朗的竹筍園。

 

跟著王文明穿過草叢,看著蝴蝶穿梭其中,眼前的竹筍園有陽光從縫隙灑下,飽滿的竹綠在視覺上降溫不少。王文明指著一叢竹子說這裡有筍子,彎腰把覆蓋其上的竹葉翻開再撥掉一些土,果然有一筍尖冒出,避開芽點,拿著筍刀斜插入土,聽到清脆的響聲,就完成一根牛角狀竹筍的採收,筍汁汩汩泌出。採收起來的筍子要冰鎮,避免老化,在愈短時間內煮熟,滋味越好。令人疑惑的是,用眼睛看要怎麼知道哪裡有竹筍?「看到表面有縫隙就是了」,但所謂的縫隙一般人很難判斷,還是要照顧筍園的人才分辨得出來啊!

 

照顧得好的話,一個筍塚會長出六根以上的筍子,如果養分夠,還會有「二筍」。王文明說,每年採收結束都要觀察竹筍芽點生長的方向,一組筍塚裡面留下好的、生長方向不會互相干擾的竹子,明年才會長得好,一年影響著一年。筍子適合在鬆軟沙質土生長,除了土質本身,用肥也很重要,慣行農法用動物肥或化肥,除了會讓土質變硬,也容易產生蟲害,於是要使用農藥。「用植物有機肥、竹葉覆蓋,土自然就鬆了,昆蟲也互有天敵」這就是有機和慣行的不同。訪談過程中,蚊子大軍已經包圍我們,看來蚊子才是在筍子園工作的最大敵人啊。

 

「開始在中崎種田就申請加入微風,但是一開始可以說是有一餐沒一餐。」王文明說,本來就不知道要怎麼賣菜,又會被客人說不像農夫,有時候請工讀生代班,業績卻很好,難免會有小小挫折感,但買過的客人就會變熟客,尤其是綠竹筍,天氣轉熱客人就會開始問竹筍什麼時候有。

 

王文明把市集想成是一個大家庭,共同服務消費者,農友間的和諧、互助是必要的,市集的氣氛客人都感受得到。未來,如果市集運作可以制度化、蔬菜種類多元化,應該可以更長久經營。

(作者/野上野下)

Leave a Comment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

Shopping Car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