劉吉鏞

【微風臉譜】劉吉鏞-益多園

進入雨季,兩分田裡有火龍果、絲瓜、苦瓜、辣椒,尤其是辣椒,鮮紅茂盛著。劉吉鏞欣喜地採了不同株的辣椒要我們吃吃看,一根香辣俱足,另一根香卻不辣,吃辣與怕辣的客人都可以滿足。冬天種植草莓、高麗菜、洋蔥、蕃茄,劉吉鏞說,有的番茄一株結了200多粒他好開心,他相信,種得高興,植物也會跟著開心。劉吉鏞認為,大家總是討論肉類飼養不人道,卻忽略了農作物種植也有很多不人道,像是濫用化肥農藥、或是打著有機的口號卻用燈照火龍果,騙它在不開花的時期開花,打亂植物生理,真的會長得好嗎?

 

劉吉鏞7年前開始種田,是因為食安問題多,想種來自己吃、送朋友、分給僧人。劉吉鏞憂心說:「食安很不好,除了不安全,現在吃到的菜和小時候味道也不同,好像只有外觀像菜,其實已經失去原本的味道了。」可能因為農人變商人,加上國家規範很鬆,自然會有很多假食物;大公司造假,只要花錢就沒事了,倒霉生病是老百姓,說不定連生病也會吃到假藥,所以自己要睜大眼睛,不要貪小便宜啊。「你如果自己做,就會知道便宜的好食物可不可能。」例如饅頭,以前一個20元,現在也是20元,店租、水電、人工、原料都漲了,配方如果還是維持不變,絕對合不來。

 

跟種田比起來,劉吉鏞更像是在田裡生活。簡易農舍旁的水桶有餵魚,也養雞生蛋,而且要公母養在一起,因為受精過的蛋更營養;雞就吃田裡有的東西,從小吃菜、吃蟲、吃草,有一次格外品的菜葉比較少,怕雞餓到而放了飼料,沒想到雞聞一聞就走了。劉吉鏞想,連動物都會挑天然的吃,人怎麼不會呢?

 

桌上的小電鍋裡正燉煮著什麼,冒出陣陣食物蒸汽,打開鍋蓋,是紅蘿蔔、番茄、小洋蔥和牛肉一起燉煮的午餐,除了牛肉是買的,其他都是田裡的產物。劉吉鏞說自己不愛加調味料,已經習慣食物的原味,幾乎都吃這種清燉的食物。每天從鹽埕區的住家到橋頭,都會盤算著今天午餐要吃什麼,經過幾個市場,順便買些自己沒有生產的東西來搭配,有時滷個豬腳、排骨。劉吉鏞滿足而開心地說:吃,是人生的基本。

 

劉吉鏞也喜歡在田裡看書,「書是最好的朋友,年輕人啊,更要多看書」他勉勵手機成癮的世代,但也肯定資訊充足的年輕人,可以看到更透明的訊息,更應該要在食物上做出正確的選擇,也要傳達給父母。「人最難改的就是飲食習慣和文化,尤其是求學時期養成的飲食習慣足以影響一生」。

 

大約三、四年前加入市集,是鄰田的農友邱啟衡邀請,去市集之後發現,「會來買有機農產的人,想法上清楚一些」,會注意自己入口的東西。他也發現有趣的現象,像是洋蔥長得太大顆反而賣不掉,但是送朋友就很有面子;有些人會嫌有機菜貴,他認為:好的菜貴一點,但是胃口能大到哪裡去,會比在外面吃大牛排奢侈嗎?仔細算一下,根本沒有多花什麼錢。劉吉鏞的蔬果產量不多,來市集擺攤也不是為了賺錢,他認為,人生,快樂就好,也想將這樣簡單的人生態度,分享給其他人。

(作者/野上野下)

Leave a Comment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

Shopping Car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