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微風臉譜】林憲輝-喜樂有機農場

嘉義長大的林憲輝,對農業一直不陌生,雖然從小接觸慣行農業,卻一直無法適應農藥。當農夫之前,在醫療器材公司工作讓林憲輝看到許多病人受折磨,加上太太的哥哥30餘歲正值壯年卻癌逝後,為了讓自己和家人吃健康的食物,種起有機蔬菜。身邊的朋友知道他種有機,也陸續跑來訂菜,訂單愈來愈多,才當起全職農夫,到現在還有以前在旗美社區大學有機農業班的同學,持續和同事團購他的菜。
林憲輝的田區被野花、草木包圍,讓種菜的空間顯得更有條理,以葉菜為主,夏季蔬菜有秋葵、莧菜、青江菜、芥蘭、空心菜等,界線清楚;過去露天種菜,蟲害鼠害常讓作物無法收成,像花椰菜、大頭菜一有甜度出來就被老鼠吃光,甚至全軍覆沒,林憲輝現在改用溫網室育苗、種植蔬菜。「有機種的食物味道真的不一樣」,別說老鼠吃得出來,林憲輝說自己在當農夫之前也不吃青江菜、芥菜、A菜,總覺得有苦澀味,現在不只能吃、而且愛吃,他從挑食的上班族,變成川燙灑鹽就很美味的極簡烹調派。肥料則以自製堆肥和有機肥各半調配,葉菜最怕的黃條葉蚤就使用黃色貼片簡易防治;林憲輝最重視作物的種苗,認為自行育苗才能掌控有機的純度,避免市售菜苗有農藥污染的風險。
過去擔任微風市集幹部時,林憲輝以「綠色生活圈」的概念,媒合農友和餐廳,範圍跨及全台灣,除了解決小農常面臨的通路問題,後來也促成許多高雄的餐廳成為高雄市農業局推廣的綠色友善餐廳。作為微風市集的創始農友之一,他一直謹記著「大農幫小農是微風的理念」,直到現在仍繼續實踐;今年初即協助媒合數位農友、合計三千斤的南瓜給有需求的餐廳,他自己也是這個概念的受惠者,每週固定送菜給高雄愛用在地食材的法國菜餐廳。
現在除了當農夫,也常被邀請當講師,進行食農教育推廣課程。林憲輝認為有機農友若是能透過講課讓更多消費者認識有機、推廣食農教育,一定能讓食物安全問題逐步改善。不過,對大部份的農友來說,相較於講台,更喜歡在田裡耕耘,講課雖然只有兩、三小時,加上車程、事先準備教材,常常都要一天甚至更久。
林憲輝還記得第一次參加微風市集時,總共只有15攤,大家都對來逛市集的人很有耐心地介紹自己的農作物,農友彼此也有革命情感;農民親自面對消費者,農產就不只是商品,也是生活資訊的分享,消費者會為了在市集買菜很有親切感而來。「種有機不能只想著賺錢,不然連建立良好顧客關係都難」,林憲輝觀察,這幾年市集的外部競爭者增加、氣候變化使菜量變少等因素,一定會流失一些客人,增加新客戶勢在必行,這時候市集的外部連結、活動企劃就很重要,「該送的要送,該熱鬧時要熱鬧」。
(撰文/野上野下)

 

Leave a Comment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

Shopping Cart